对过度包装说“不”,让粽子和月饼“返璞归真”
原标题:3·15观点 | 对过度包装说“不”,不让粽子和月饼“返璞归真”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6月4日,对过度包《中国消费者报》组织记者探访北京、装说重庆、让粽河北石家庄、和月陕西西安、饼返河南郑州、璞归海南三亚六地超市、不商场、对过度包食品店,装说发现销售的让粽端午粽子里,简包装的和月粽子多了,礼盒粽子少了,饼返外包装也更俭朴。璞归
这是不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批准发布《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后出现的可喜变化。
曾几何时,一到端午、中秋时节,市场上各种包装“精美”的粽子、月饼礼盒就“粉墨登场”,其包装往往里三层、外三层,极尽奢华,“天价”粽子、月饼也就应运而生,买粽子竟变成了买包装、买面子。
粽子、月饼消费是一种文化,彰显了人们对中华文明、传统美德的传承,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但粽子、月饼本质上是一种节令食品,是用来吃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过度包装的粽子、月饼“好看不中吃”,说到底还是商家迎合和利用消费者“好面子”的心态和攀比心理的产物,助长了送礼等社会不正之风。
此外,过度包装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带来包装物污染,给子孙后代留下环保难题,破坏代际消费公平。
为了抑制以粽子、月饼等商品为代表的过度包装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规定粽子、月饼的包装层数最多不能超过三层,包装材料不得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通过对包装层数、成本及空隙率等指标进行定量限制,划定了粽子、月饼的包装底线。该标准的出台将有利于引导市场理性回归,是强化监管、整治过度包装的良好开端。市场监管部门还将过度包装执法纳入2022年民生领域“铁拳”行动进行部署,体现了对遏制过度包装问题的高度重视。
徒法不足以自行。商品包装涉及生产、销售、消费者、监管、资源、市场、环境等诸多方面,遏制过度包装要全面统筹,从多种渠道下手。
立法机关、政府部门通过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标准,倒逼企业贯彻简化包装理念,减少过度包装;
行业协会要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尽早实施新标准;
企业要主动作为、履行责任,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优化产品包装设计,将简化包装的理念渗透于日常生产中;
消费者也要树立理性消费理念,杜绝盲目攀比,扭转“包装豪华才有面子”的旧思维,弘扬节俭美德,反对奢侈浪费,用实际行动对过度包装、豪华包装说不,让粽子、月饼回归节日初心,回归食品本真。
粽子市场刮起了“简约实用风”“适度包装风”,礼盒装粽子少了,简装、散装粽子多了,这是让人高兴的一个变化,这不仅是节俭意识的体现,也是理性消费观念的回归。毕竟,粽子、月饼吃的是味道,品的是文化,让粽子和月饼简化包装,“返璞归真”,才能回归节日初心,共享更加公平的消费。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多城房贷利率降至历史低位 专家称仍存进一步下调空间
- 上海10月二手房成交回落至1.6万套,买卖双方议价空间扩大
- 第五届进博会丨专访:进博会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桥梁”——访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总会长卢成全
- 对话流调中“最勤劳”的外卖员
- 国家卫健委:急诊、透析室、手术室、分娩室、重症监护室要做到非必要不封控 保障患者救治
- 安信永丰定开债券2022年10月29日起进入清算程序
- 打新早报: 存货周转率低于同行,洁净室设备公司美埃科技值得申购吗?
- 片仔癀“跌下神坛”:二手价曾从1600元跌至400元 不再“一粒难求”
- 午评:指数集体拉升沪指涨0.7% 物流板块表现活跃
- 郑州交警:疫情防控期间,违反尾号限行规定暂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