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市场规模近540亿元
作者: 章轲
“生态环境部始终注重培育、环境壮大、监测近亿规范社会监测机构队伍,市场但同时也必须对环境质量数据弄虚作假行为进行严惩。规模”4日上午,环境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说。监测近亿
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的市场“第四届生态环境监测高端论坛”上,蒋火华提醒在场的规模监测企业负责人:监测数据真实准确是红线也是底线,社会监测机构绝不能在数据上动歪脑筋,环境更不能弄虚作假。监测近亿
“监测产业为管理而生,市场因服务而强。规模”蒋火华介绍,环境“十三五”以来,监测近亿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市场营收实现翻倍式增长。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监测装备制造业、监测运维行业、检测机构行业等三大行业市场规模近540亿元。监测社会化市场从小到大、由弱变强。
根据2021年12月印发的《“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下称《规划》),到2025年,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大监测”格局更加成熟定型,高质量监测网络更加完善,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测监管体系基本形成。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全面得到有效保证。
《规划》同时称,目前,监测服务供给、体制机制、基础能力还存在诸多短板和挑战,一些新兴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测支撑薄弱甚至空白,亟须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而其中,监测数据造假是对行业本身伤害最大。蒋火华分析说,其中一个主要动机是“政绩观错位”,主要表现在大气和水等环境质量监测领域。
论坛上,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郭承站也表示,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环保产业受疫情影响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越是在这个重要的关头,越要增强自我道德和法律的免疫力,牢牢守住道德和法治的底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