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这些年报可能是“假的”! 就连内部人都说“不保真”
文 崔班长V
作为信息披露的假的规定动作,下面的请注意这段话出现在上市公司年报的开篇之处,长期以来几乎沦为套话,年报最容易被投资者所忽略。连内
但是部人不保现在,它已经变得不再是都说套话。投资者一定要瞪大眼睛仔细看,假的里面或许有“意外”。请注意
截至2022年4月30日,年报在上市公司已经披露的连内年报中,就出现了不少公司的部人不保年报被内部人在“声明”处明确表示:“无法保证报告真实、准确、都说完整”。假的
这无异于告诉投资者——这份财报可能是请注意假的。
案例一:中潜股份独立董事鲍群,年报因公司在资产减值等方面远高于同行业公司平均水平以及有未解决的遗留问题对公司2021年年报投了弃权票,无法保证真实性。
案例二:董事刘定国,监事张伟波、郭增宏因审计机构对公司2021年年报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以及重要子公司离得远,无法进行实地调研,无法了解公司及重要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情况,无法保证2021年年报真实性。
案例三:董事周文坤和监事王强因当前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拉萨啤酒大额应收账款未能收回,本人也无法及时、准确获知拉萨啤酒财务信息,无法保证上市公司2021年年报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案例四:独立董事吴涛和张媛媛无法保证公司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的真实准确完整。原因包括是审计机构对公司财务报告出具的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因上海疫情原因本人无法前往现场对公司2021年财务报告涉及的相关事项做进一步了解和核实等。
案例五:董事柴俊林无法保证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真实、准确完整,理由如下:1、目前公司经营情况严重下滑,公司经营与管理失控,财务和内控制度未能有效遵守,导致财务数据难以确定。2、年度审计机构和信会计师事务所对2021年度出具了保留意见的正式审计报告。3、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在2022年4月27日下午提供,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判断和对事实进行调查了解。
……
这些“不保真”声明背后有相关人员在勤勉尽责后做出的专业判断。但有的是公司有“故事”,或者相关个人有自己的“小九九”。
此外,明知公司已经问题爆发、撇清责任自保是“不保真”声明最常见的动机。
市场人士认为,内部人的“揭竿而起”有利于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但实际上,这样的表态并不一定能获得投资者的认可。
有法律人士表示,这种“不保真”声明能不能让相关人员免责难以确定。《证券法》第六十八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保证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而从实践来看,这种“不保真”声明会第一时间吸引来监管部门的关注。
因此,在文章最后套用官方的一句话告诫大家:提醒公司及全体董事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总投资5.4亿元!保定将用2年改造主城区330条背街小巷
- vivo Y77评测:80W双电芯闪充千元机
- 最新访谈!98岁芒格点评通货膨胀、化石燃料和可再生能源,近日又做了“人生第四笔投资”
- 大家财险总经理施辉:“保险+服务”是打造核心生态的必由之路
- 美国最大港口经历13年来最安静的10月:集装箱吞吐量为何暴跌25%
- Redmi的200W和骁龙8+新机将至?大魔王正在热身!
- 牵手“宁王”,千亿龙头股放量涨停!事关全球最大钴矿山
- 中证报头版:IPO保持常态化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 推动“保交楼”工作加快落实!央行、银保监会再发声,全国性商业银行要发挥“头雁”作用
- 美酝酿新法要求大学公开事故,包括交通事故、跌落摔倒、涉酒涉毒等
- 国际油价坐上“过山车”!扎波罗热核电站关键设备暂时无恙!“黑五”将至,欧美股市在等待……
- 成都:全域全员核酸检测期间出租车、共享单车不停运
- 刘强东发内部信:个人捐款1亿、京东高管降薪最多20%,让德邦兄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 金融精准发力 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基础
- 2022新职业:火锅料理师人才稀缺,一线员工流动性大
- 11月23日复盘:短期整理充分 静等放量上攻 光伏设备获17亿主力资金青睐
- 逃债逃限高灰色产业:有人在淘宝拼多多公开叫卖“挂名法人”生意
- 北京:生鲜电商物资充足骑手紧缺,建议居民减少单日下单频次
- 前三季度累计亏损近4亿美元:FF发布预警,对公司继续运营能力存疑
- 企业灵活运用交割实现远销和接货 前10月商品期货交割量出现井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