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增专项债提前批额度下达:时间“更提前”,基建仍是主要投向
记者 樊旭
有消息显示,更提前2023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提前批额度已经下达给地方,年新具体规模还未可知。增专主投从下达时间上看,项债今年是提前最早的一年,显示出财政稳增长的批额迫切性。
福建省财政厅网站11月1日发布公告称,度下达财政部提前下达该省2023年新增政府债务限额1034亿元,间基建仍比上年增长33.9%。更提前其中,年新一般债务101亿元,增专主投专项债务933亿元。项债目前,提前该省正积极组织项目申报,批额紧抓前期准备工作,度下达计划明年1月尽快启动发行,以发挥政府债券资金的投资拉动作用。
目前其他地方省市尚未有消息。不过,李克强总理9月28日主持召开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时提到,“依法依规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限额”。10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的通知》,要求及时做好2023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准备工作,请各地方抓紧申报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
提前批专项债是指在上一年提前下达下一年的部分额度,从而方便各地根据额度储备项目,在来年及时使用。2018年底,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2019年以后年度,在当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60%以内,提前下达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授权期限为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分析师指出,和过去几年相比,今年提前批下达的时间更早,显示出财政稳增长的迫切性。
“当年稳增长诉求越强,提前批使用节奏越快,预计2023年会像今年类似,提前批在一、二季度发行完毕。”民生证券分析师谭逸鸣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
据中泰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陈兴估算,假设专项债提前批总额度类似福建省增长30%,那么2023年专项债提前批额度或在1.9万亿元。他进一步指出,2022年提前批专项债额度占2022年新增专项债额度的比例为40%,假设这一比例不变,那么2023年新增专项债额度或为4.75万亿元,较2022年的4.15万亿元(3.65万亿+5000亿)增加了6000亿元。
“考虑到这部分也会对基建投资构成支撑,整体来看,明年基建投资增速或仍有望维持在双位数以上。”陈兴说。
2022年初,政府划定的新增专项债规模为3.65万亿元,其中提前批1.46万亿元。9月,为进一步助力稳增长,国务院又决定补充增加5000多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
今年以来,受疫情反复等超预期因素冲击,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专项债发行节奏明显前置,6月底前基本将全年专项债额度发行完毕;10月底,新增的5000亿元结存限额也基本发行完毕。
从投向来看,据兴业证券统计,1-10月,有72.2%的专项债投向基建领域,较2021年同期的63.5%大幅提升。同时,工业/产业园区专项债占比4.8%,较2021年同期占比提高了1.7个百分点。此外,棚改专项债、社会事业专项债和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占比分别为13.4%、7.6%和1.9%,较2021年同期分别下降3.4、1.3、5.4个百分点
谭逸鸣表示,预计2023年新增专项债投向仍以基建领域为主,包括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中因额度限制无法获得支持的项目,助力稳增长。
福建省披露的信息亦显示,新增债券资金将用于支持交通基础设施、新能源项目、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重点项目建设。
德邦证券分析师芦哲表示,2023年提前批专项债额度下发,有利于衔接2022年至2023年的基建投资,并且在展望明年专项债额度可能较今年继续抬升的条件下,政策性融资或继续驱动广义流动性改善,通过托底需求改善实体经济流动性。
相关文章:
- 浙商医药孙建:“二十条”后的医药投资主线思考
- 《 “十四五”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规划》:支持地方应急管理部门与本地社会应急力量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 三部门:ETF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后 适用现行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有关税收政策
- 发改委:5月中国电商物流运行指数为104.3点
- 贵阳银行招标疑云再起:易鲸捷独吞4.2亿数据库大单,项目仍未上线
- 2年烧光11亿?“开课吧”创始人回应裁员、停缴社保风波:个人负债10个多亿,把老婆孩子爸妈的资产都抵押了
- 拆解即时零售:把流量交给门店,把消费留在实体
- 部分热门中概股走高 再鼎医药涨近6%
- 湖南醴陵的这则免费停车通告还算数吗?国企声明:原通告有效
- 你的基金还没回本?这就对了
- 印度风电项目在供应链困境下进展缓慢
- iPhone14要涨价,多家果链企业中期业绩报忧,京东方存货高达330亿
- 保险资金如何投资“专精特新”企业?中保投资贾飙提了这些建议
- 国产造影剂再出海,打破外资近十年垄断局面
- 江淦钧白手起家创业20年赚得63亿身家 索菲亚陷增收不增利怪圈发力大家居突围
- 尚德机构2022Q3盈利1.68亿元:聚焦教学教研,坚持降本增效
- “长期不用的钱,买这类保险合适!”银行“卖保险”热情高
- 国家卫健委:立足于防、立足于早、立足于快 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 贵阳银行招标疑云再起:易鲸捷独吞4.2亿数据库大单,项目仍未上线
- 多家银行调整信用卡分期业务 “分期手续费”调整为“分期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