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刊文:多地为何重提“制造强市”
作者:王高翔 秦海林
前不久,制造强市深圳市明确提出“工业立市、经济制造强市”的日报口号。广州市也首次提及“坚持产业第一、刊文制造业立市”。多地此外,为何天津、重提武汉、制造强市长沙、经济合肥、日报常州、刊文汕头、多地江门、为何济南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和制造业。重提
数据显示,制造强市我国“万亿俱乐部”城市中第二产业占比从2020年的35.05%提高到2021年的36.25%。制造业重回城市,正成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制造业为何重回城市?
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更是推动城市经济的重要。通过对我国各城市统计数据分析,从整体看,我国城市已全部进入工业化阶段,部分已经步入后工业化阶段。
以2021年统计数据计算,位于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阶段的城市占比达到51.2%,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东北地区;工业化中期城市占比达到45.1%,且大部分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工业化初期的城市占比仅为3.7%,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
“十四五”期间,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都市圈正成为承载产业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新时代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尊重客观规律,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产业资源向大城市尤其是城市群核心大城市集中,中心城市以发展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及产业链高端环节为核心,形成带动区域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
当前,制造业再次成为多个城市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发力点,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更是制造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结果。
一方面,新阶段城市更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要求制造业回流与集聚发展。当前,传统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城市发展模式正在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集约型增长转变。作为研发投入最多、技术创新最活跃、辐射带动力最强的产业部门,制造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和效率经济特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城市更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抢抓潜在产业机会,以制造业的发展夯实未来城市竞争力的基石。
另一方面,制造业的数字智能化与绿色低碳化发展为制造业重回城市提供了支撑。随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技术进一步普及,城市产业载体紧缺、环境负荷有限等瓶颈对制造业发展的限制程度有所缓解。近年来,杭州、武汉、成都等城市通过规划指引等方式鼓励制造业向城市中心区域回流,引导制造业“进园上楼”,发展绿色、集约、高端、高效的都市工业,推动产业升级迭代,有效实现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制造业重回城市的过程中,城市应如何做?
率先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旗帜型产业集群。在发展制造业过程中,城市应以旗帜型产业集群为核心打造一批“定得准、叫得响”的城市名片。具体来说,城市应充分依托自身产业优势领域,加快提升产业创新驱动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积聚力量建设一批千亿元级产业集群,以量的积累实现质的突破,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扎实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城市特别是传统老工业基地城市产业基础好,但也面临结构单一、短板突出、基础能力薄弱等问题。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可有效推动城市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提升单位土地产出效率。城市具有科创资源充裕优势,在推动制造业发展中更应聚焦区域重点产业链中的薄弱领域与产业链缺失环节,集中力量补短板、夯基础,降低“卡脖子”风险,不断提升产业整体稳定性。
发挥优势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城市的发展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供了场景承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又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不断迈进的标志。在发展制造业的过程中,城市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场景优势,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以“两业”深度融合为主线,鼓励企业开展融合创新,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全面搭建示范引领性强的制造业发展生态环境。城市布局制造业的高附加值环节,更应瞄准企业需求与产业需要,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联动、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联动,着力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成长环境,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产业生态体系。同时,要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导向,对标国际规则和国内最佳实践,加快营商环境优化,围绕政务环境、服务环境、市场环境等方面加强城市服务能力、治理能力与管控能力建设,提升产业创新生态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
(作者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文章:
- 小米Q3研发支出同比增长25.7%,研发人员占比近半
- 全国总工会:推动用人单位将弹性上下班等灵活工作方式纳入集体合同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
- 股东大哥带头放心冲!散户抱团股3B家居盘前继续飙涨近30%
- 亚马逊要求美监管机构撤回传票:绕过公司骚扰贝索斯,扰乱运营
- 快手-W发布三季度业绩 毛利约107.03亿元同比增长25.8%
- 新西兰联储连续第四次加息50个基点,称需要进一步收紧
- 三季度要凉?理想汽车不理想
- 财政部:1-7月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同比增长11%
- 外盘头条:联储官员已准备好摆脱大幅加息 Rivian员工投诉汽车生产存在安全违规 FTX称欠前50名债权人31亿美元
- 美债收益率飙升的蝴蝶效应开始显现
相关推荐:
- 宜人金科Q3净利润达2.703亿元 预计Q4营收至多达11亿元
- A股明日风口:两大电网成立专属公司 将解决4000亿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
- 厦门集美实行“人物同检”:渔民检测完后,鱼虾也要做核酸
- 西安部分影院暂停营业!陕西这里所有旅游景区闭园!紧急寻人……
- 抽走90%利润?多国考虑向这类公司,征收暴利税!
- 腾讯员工3个月减少5498名 员工人均月薪8.29万元
- 吉比特销售费月均1.1亿 中期净利首现负增长股价两年回落54%
- 收评:港股恒指涨0.46% 电力股上涨中国电力涨超8%
- 千亿市值大公司,报案!合盛硅业原总经理被起诉,4年前已离职!
- 乘联会:8月第二周乘用车市场零售33.1万辆,环比增长16%
- 德邦股份:5577.61万股股份接受京东卓风要约 股票9月2日复牌
- 净利降63%、存货周转天数超200天、被罚962万 澳优乳业能靠羊奶酪翻盘吗?
-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含硫天然气年处理量突破200亿方
- iPhone 14 Pro机型交货时间拉长,摩根大通已下调苹果目标价至151美元
- vivo影像旗舰X90系列发布:新增蔡司耀斑人像风格搭载一英寸主摄
- 人社部副部长:个人养老金实施要让百姓看得懂 好操作
- 超高清视频产业处于规模发展关键期
- 北京:公共场所明日开始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富德生命人寿全面启动2022年“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
- 知乎:于11月18日耗资35.19万美元回购13.82万股公司股份